Quantcast
Channel: 设计+建造 – DCD>China 中国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7

何积丰院士:中小型企业完全有可能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

$
0
0
中国过去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产业结构正在改变,早已不再是“世界工厂”。但制造业作为国之根本,“要继续发展,首先各地区应该先解决当地企业的现有问题,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要跟上。” “松江区和其他地区不同,它中小企业比较多,急需配套的数据中心提供一些公共服务,贡献解决方案服务。”3月6日,松江区重点项目“齐网开源大数据松江园区”开工仪式在洞泾镇项目现场举行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上海开源大数据研究院理事长何积丰先生也受邀出席,并在现场接受了DCD的采访。 作为国内首个由学院派领头的智慧型工业4.0智能大数据园区,此次落户松江,齐网开源松江大数据产业园将重点服务当地本土中小企业,助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企业大数据建设,助力整个科创走廊上的智能制造企业数据中心数据的处理、收集、挖掘和分析。 转型升级并非一蹴而就,要靠技术支撑 “我们(国家的工业4.0数据产业)跟德国、跟美国肯定是不一样的。德国原来做高端产业,所以他提出来智能企业作为它的(重点);而美国,更多的是希望工业重建。”何院士指出,中国工业化还处于发展阶段,我们要实事求是认清现状,通过技术支撑来转型升级,最终实现弯道超越。“大数据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。” “现在工业4.0,不少项目是跟大数据的知识背景(有关的),如何收集工业大数据来改善工业产能过剩的控制问题,这是最关键的。过去,数据主要用在电子商务上,例如广告推送;而现在我们希望解决我们工业产品的质量,提高劳动生产力。” 谈到大数据发展,何院士表示,“大数据喊了三年,现在进入一个大家脑袋比较冷下来看的阶段”,“数据中心不是大数据,过去大家以为只要把服务器聚集起来,盖个高楼,好像大数据就能搞起来。但它无非是个载体,这个载体肯定是要的,但不是这样就能搞起来的。关键是,大数据中心为谁服务,服务什么,怎么样的商业模式,如何获利,怎么维持其正常运转,这才是真正重要的。”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齐网开源大数据松江园区顺势而为,致力于解决地区性要素供给短板,希望借以大数据技术支持推动松江区的产业升级和资源合理配置。 区域特色发展是关键,中小企业力量不容小觑 “现在(齐网开源)大数据产业园的优势还不太看得出来,但松江区的特色就在于这些土生土长的企业。他们势必会起来成长,(齐网开源大数据产业园)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,发挥些自己的能力。这和国家投入大量资金,接很多大型企业是不一样的。” 何院士接着说,“我们提倡大众创新、万众创业是一种模式,以中小型企业为主,完全可能发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,这跟其它地方的特色很不一样。另外,我觉得土生土长的企业,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,外部干预也会少一点,这样反而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。” 特别是从大环境看,要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,齐网开源大数据产业园积极响应区政府号召,充分协调机构、人才、装置、资金、项目等多方面的力量,“我们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也是希望帮助解决当地现有企业的问题,改善这些中小企业的技术基础,提供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,贡献解决方案。这就相当于协作发展,也算是为区域发展贡献了一些基础性力量。” “现在有些技术,大家觉得有发展前景的,往往是一哄而上的,那这样资源就浪费了。我们要做大数据,更应该要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。也要结合考虑松江区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政府定位。当然,我相信个体方对自己产业发展的要求不一样,这些还要具体说。” 上海作为一个科创中心,“每个区他自已选择发展的方面肯定是不同的”,“要看到,我们国家工业化实际上是没有完成的,没有进入到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。我们希望工业4.0也好,互联网+也好,可以对我们产业升级提出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,而不是重复人家走过的路。” [...]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7

Trending Articles